北京昌平:为困难退役军人解难题送温暖
自“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北京市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把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把好事办好,带着温度把实事做实,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心系优抚对象 温情帮扶“雪中送炭”
“父亲去年被炸伤后,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忙前跑后,为我们家申请临时救助金,帮了很大的忙,非常感谢。”近日,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接诉即办平台收到一份来自“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特殊工单。
拨打电话的市民叫姚春鹏,他的父亲姚长山是昌平区农村籍退役士兵。2021年7月,姚长山在家中做饭时,煤气罐发生爆炸,导致重度烧伤,并伴吸入性损伤,经烧伤科ICU 41天的抢救和前后7次住院治疗,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姚长山和妻子没有收入,每月仅领取200元的生活补助,儿子姚春鹏在首钢上班,大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和他们取得联系,详细讲解《北京市昌平区优抚对象临时救助办法》,并安排工作人员去家里安抚老兵情绪,同时按照流程及时为其申请临时救助资金5万元。
姚长山收到临时救助资金后激动地说:“关键时刻,是党和政府帮助了我们,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一定要好好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
用爱除“碍” 为伤残军人排忧解难
“小周啊,能不能帮帮我呀?”五级伤残军人肖路来到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找到工作人员周彬,向其反映自己在部队服役时,口腔曾受过伤,现在伤残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导致全口牙齿脱落,无法正常进食,急需更换全口假牙。肖路询问了口腔医疗机构,高额的治疗费用让她无力承担,于是前来寻求帮助。
“大姐,您放心,能做的我们肯定尽力。”周彬得知情况后,立即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按照程序提交申请残疾辅助器具材料。没过多久,肖路便收到了救助金,她再次找到周彬,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激动地说道:“感谢党,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感谢你们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很暖心。”
关爱残疾老兵 精准送“证”上门
今年9月,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南口镇退役老兵费怀仁的电话,说他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臀部、大腿等多处受伤,导致下肢萎缩无法正常行走,被当时所在部队评定为伤残军人。但在文革期间,不慎将伤残军人证丢失,导致自己多年来未享受到任何优待。
工作人员了解诉求后,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积极联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4医院为费老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相关材料。考虑到费老已年近9旬,且常年卧床不能行走,无法前往医院办理手续,工作人员与医院评残鉴定小组专家商议后,便与费老家属取得联系,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其进行残疾等级鉴定,最终鉴定为因战九级伤残。
拿到残疾军人证的一瞬间,费老泪流满面,哽咽道:“要是没有退役军人事务局,我哪能享受到国家给我的待遇!每次想起这件事都睡不着觉,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拿到伤残证,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
今年以来,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入户核查、走访慰问等契机,主动对接联系优抚对象,耐心倾听老兵诉求,倾力解决老兵的困难。共开展走访慰问80余人次,多举措解决优抚对象各类困难260余次,切实把关心关爱送到了优抚对象的心坎里。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通讯员: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