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打好“三三六”组合拳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近年来,佳木斯市郊区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立足实际打出“三三六”组合拳,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实效。
坚持科学统筹,强化“三项机制”抓落实。
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郊区坚持将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推动落实。一是制定系列方案。在反复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佳木斯市郊区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方案》《佳木斯市郊区关于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的实施方案》《佳木斯市郊区2023年和美乡村“争创六化标兵”擂台赛实施方案》等方案,随后,各牵头部门相继出台了具体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了乡村建设顶层设计,同时,将乡村建设清单列入全区70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强力推进,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成立领导小组。郊区高度重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整合全区力量推进乡村建设。成立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政府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主管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23个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先后组织召开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等会议20余次,专题研究推进乡村建设,形成了统筹推进、齐抓共管、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郊区不断健全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管护格局,以机制引导农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营造好环境。制定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推进通报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典型示范引领机制,明确规定管护标准、公共服务设施管护、管护方式及保障措施,推动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清洁行动长效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郊区敖其湾全景
坚持资金保障,延伸“三项方式”抓投入。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保障,郊区采取多种渠道强化资金投入力量,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是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坚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乡村建设投入保障的相关要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保障机制,截至目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投入资金1.04亿元,创建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省级龙江民居建设村、6个市级美丽宜居精品村。整合资金1.35亿元,用于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屯美化绿化、乡村环境保洁等工作,大大提升了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效能。二是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积极响应市关于“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的引领机制,做到和群众算准“政治账”、算清“经济账”、算好“社会帐”、算通“生态账”、算明“文化帐”,使群众看到乡村建设实际效果。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大来镇复兴村农民筹资筹劳、望江镇佳兴村村民自治等典型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民群众自觉参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督管理和日常管护等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设立区乡两级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农民通过手机“随手拍”,监督身边乱堆乱倒等破坏村屯环境行为,推动全民参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以每年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为契机,在全区开展示范乡、示范村“二级示范联创”、示范乡(镇)、示范村(场)与非示范乡(镇)、非示范村(场)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共建活动,结合年度评比结果,对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成果显著、进步明显、排名靠前的乡(镇)、村给予奖励。
郊区西格木镇平安村健身广场
瞄准重点领域,开展“六项工程”抓创建。
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擂台赛”,以和美乡村“争创六化标兵”擂台赛为抓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美化、绿化、亮化、硬化、文化、产业化”六化工程,在活动中找差距、比干劲、学成效,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更进一步。一是在村庄“美化”上。设计打造“佳滨路38公里乡村旅游经济带”,投入3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砌筑特色围墙9795延长米,修葺翻新围墙800延长米,彩绘墙体1.75万延长米,道路两侧铺设地面1.66万平方米,完成路边标识框架结构,38公里乡村旅游经济带初步成型。
郊区大来镇庆丰村村口标识
郊区大来镇南城子村地标建筑
二是在村庄“绿化”上。郊区始终将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来抓,2022年,共投入资金113余万元,完成造林绿化任务563亩,村内街道及房前屋后栽植树木2.3万余株,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13.6%。
郊区苏木河公园
三是在村庄“亮化”上。郊区坚持将村庄亮化工程当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主要工程来抓。投入1470.45万元,安装路灯3122盏,基本实现村庄亮化全覆盖,切实方便群众安全出行。同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引导各村企业投身本村建设,有力推动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在乡村道路“硬化”上。“要想富,先修路”,郊区把乡村公路建设硬化作为创建美丽宜居示范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小康建设进程、构建和谐郊区的一项战略举措来落实。2022年,共投入资金2449.79万元,建设完成农村公路8.9公里、道路安防42.6公里,全区建制村硬化路达到100%。
郊区大来镇山音村道路沿线
五是在乡村“文化”上。郊区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实现乡镇文化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升级各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全区共设置乡镇文化站58个、文化活动广场91个、活动室81个,组成文化队伍44个,文化基础设施率平均占100%以上,不但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郊区望江镇佳兴村文化广场
六是在乡村“产业化”上。郊区深入实施“农业富区”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目标,不断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新格局尽快形成。着力培育和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乡一产业、多村一品”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区有主导产业的村屯覆盖率已达100%。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建成以草莓、大樱桃、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8个,果蔬生产设施棚室6641栋,全年棚室果蔬产量约6万吨,产值约2亿元。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万庆水稻公园、四丰滨湖绿色果蔬采摘园、沿江乡民兴果蔬采摘园、耕读大樱桃采摘基地、长青乡金玉葡萄采摘园、长发镇新河草莓采摘园等休闲农业产业,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郊区大来镇达勒花海
郊区莲江口镇万庆稻田公园
(杨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