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 地方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地方动态 >
  • 北京常驻京境外媒体端午节联谊活动在东城举办

北京常驻京境外媒体端午节联谊活动在东城举办

来源:东城区人民政府发布时间:06-23
分享到: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东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芝兰并茂,古韵悠长,共聚端午祈安康”常驻京境外媒体端午节联谊活动,邀请外国媒体驻京记者和外国驻华使馆新闻官共度端午佳节,在百年会馆中赏戏曲、闻鼓乐,在艺术空间中观非遗、包粽子,在多彩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首都魅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出席并致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李立,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出席活动。

共聚端午 畅叙中外友谊

本次端午节联谊活动在位于东城区青云胡同22号的颜料会馆中拉开序幕。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致辞,表示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积淀了丰富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延续数千年仍历久弥新。端午不仅是赓续中华文明和传承、弘扬、激发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载体,更是在传播发展中与现代文化和不同文明碰撞融合,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今,不同国家和民族欢度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各有千秋异趣纷呈,又在多元中体现出一体性,寄托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写照。他表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唯有相互尊重、彼此借鉴,构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共同谱写世界多元、和谐、发展新篇章。新闻媒体应该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友谊的传递者,为世界文化的交融传播、各国人民友谊的交流深化、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而共同努力。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征的伟大见证。北京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心,大戏看北京,在北京可以欣赏到国际上的大剧大戏,更容易体验到具有浓郁中华文化文明特色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文化;北京绵延千年文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推动用文化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焕发着新的生机活力;北京作为中国文化中心,致力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让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焕发光彩,更致力于迎接八方来客,让世界各国文化、各国创新元素在北京交融交汇、绽放芳华,在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方面孜孜以求、硕果累累。

曲韵悠扬 唱响百年会馆

“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此次活动所在的颜料会馆,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于明代所建,距今400年,是历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的晋商会馆之一,历史上就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621日,一系列精彩的传统文化演出再次唱响这座百年会馆。

中国鼓表演《鼓舞飞扬》作为开场节目,气势恢宏,兼具力量与美感,一瞬间便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为观众呈现一派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京腔戏韵诉说着古都风华。民乐三重奏《春江花月夜》以细腻婉转的旋律,铺陈出一幅山水画卷,观众仿佛看见春夜中,月出东山、小舟轻漾、花影绰绰的醉人景色。这些极具古典之美的传统节目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20217月起,北京市东城区对颜料会馆等一批会馆旧址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会馆有戏”惠民文化演出,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会馆有戏”系列演出在这里不断上演,助力北京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让数百年历史的会馆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魅力,也使市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充实。如今,到会馆观戏已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风潮。

多彩非遗 点亮艺术空间

演出结束后,中外媒体记者步行来到与颜料会馆一巷之隔的青云胡同23号院。青云胡同23号院由原青云胡同23号到29号院落组成,大部分建筑为晚清时期所建。这一方庭院中,南院(原青云胡同29号院)曾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居所,中院原有关帝高庙,一度香火鼎盛、殿房林立,北院则是原电子管厂的红砖墙厂房。如今,经过恢复性修建,这里已成为了北京东城一处全新的艺术空间,北侧的老厂房和关帝高庙配房被改造成戏剧排演工厂和特色小剧场,南侧的梅兰芳旧居面向三里河开放,拥沿河风光与如织游人入怀,市民可以在这里观剧看展、赏花品茗,让文化之美在老胡同中继续绵延流淌。

为了让外国媒体朋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本次活动在青云胡同23号院中准备了非遗项目互动体验区,媒体朋友在此漫步一场“文化味”十足的“非遗市集”。有人寻香来到香囊展台前,正在了解端午节最为常见的习俗之一——佩香囊。香囊用彩色绸缎包裹中草药物,以五色丝线缠绕,不仅色彩艳丽、香气宜人,更具有安神、防虫等实用功效,受到许多媒体朋友的喜爱。有人在面塑大师“面人彭”彭小平身边驻足,看着他施展出精湛的面塑技艺,赞叹小小核桃造乾坤。还有人跟随“景泰蓝技艺”传承人李佩卿老师,尝试着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出龙舟、粽子等花纹,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其中,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景泰蓝作品。此外,最受外媒记者关注的当属“端午时令活动”——包粽子。一捧米,三两片粽叶,几缕彩线,在老师手中很快便成为了“香粳白玉团”,外媒记者也饶有兴致地动手尝试,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编辑:赵金霞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