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跑出新区“放管服”改革加速度
近年来,哈尔滨新区农业农村局充分释放国家级自由贸易区政策优势,坚持把优化农业领域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为涉农企业“松绑”、为农民群众“减负”,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承载力。
一、整合机构完善机制,挂上“放管服”改革“升级挡”
坚持“刀刃向内”推进改革,有效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着力化解堵点,实现受理“一个窗口”。 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设立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集中办理农业、畜牧、农机、渔业等四个农业领域的60个事项,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盖章环节和各类材料,彻底解决了“权力分散、审管不分、以审代管、效率不高”等瓶颈问题,推动从“跑多窗”向“跑一窗”的提升和“分类别”向“无差别”的跨越。集中划转事权,实现审批“一枚印章”。印发了《哈尔滨新区管委会中国(黑龙江)自贸实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关于划转行政审批事权至行政审批局的决定》,包含农业等领域的472项省、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集中划转率达到97%,是全省唯一一家承接省、市、区三级事权的行政审批机构,从源头上破解了行政审批“部门多、盖章多”等问题。
二、大胆创新审批模式,按下“放管服”改革“加速键”
创新试点行政审批模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创设“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新模式。积极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对接办”和“远程视频验场”,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办、不见面。特别是推行以“承诺+视频”形式替代传统现场核查,彻底打通了“不见面”审批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黑龙江瑞福尔农业公司在申请办理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换证时,正值哈尔滨市疫情暴发期,因其生产场地在绥化市,专家组通过“视频+承诺”的方式代替现场勘验,及时为企业换发了新许可,实现了网上审批不断档。创设“无感续证”新模式。从2021年开始,新区通过信息数据库自动导出企业许可证到期时间,主动告知符合条件并同意办理的企业,实行无需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跑腿,审批部门直接完成审批流程,创造性地转变了传统政务服务“依申请受理”的方式。2021年,率先将“生鲜乳收购许可”、“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纳入“无感续证”服务范围,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万家宝娟姗牛基地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首批政策受益者。
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跑出“放管服”改革“加速度”
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总体目标,推出更加精准、高效、暖心的便民措施。探索构建“2+20+N”多点可办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区行政服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2”个一级服务中心,设立利民开发区、深哈合作产业园区、江南园区、龙岗产业园区企业服务站、十六个街道办事处及镇政府民生服务站等“20”个二级服务站,以及“N”个三级社区(村屯)便民服务点,企业和农户可就近选择服务点办理相关业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等农业审批事成功实现“群众办事不出街”。定制“政务服务套餐”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采取“一套材料、同时受理、联合验场、并联审批、证照同发”的模式,使原来需要跑4-5个部门才能办的事,现在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时取得开业所需的全部手续,有力地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以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事项的办理,必须以办理CMA认证为前置条件,现在选择“政务服务套餐”顺利实现“双审合一”。2022年,哈尔滨产权交易所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进驻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利业街道玉林村经济合作社委托产权中心提供碳汇相关咨询服务,已完成首笔碳中和交易,标志着哈尔滨新区在全省首次实现绿色交易,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户收入,更是为进一步打造绿色乡村、和美乡村提供了引领示范。(杨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