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依安县: 规建管护 筑牢粮基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 齐齐哈尔依安县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站位推动、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努力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和发挥粮食“压舱石”作用贡献依安力量。
突出“五个结合”,为构建标准化体系奠定基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调度,分管领导全程负责,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谋发展篇、布高标局。
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从长远和整体效益出发,坚持从北到南、先易后难、分配到村、逐步推进,新建与提升同步,基建与节水协同的原则,会同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确定长远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审定把关,有力确保高标农田标准化体系建设科学合理、有规可循、发挥作用。
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基本农田相结合。优先纳入高标实施项目区,与国土相关数据反复核对,坚决把项目放在关键点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与县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围绕县委提出的加快发展壮大绿色有机食品、高端肉牛、鹅“三个产业集群”战略,以及稳粮扩油、提高单产等目标谋篇布局,确保落实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发展融合双赢。
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乡村振兴土地是根本,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全力加快高质量规模经营,着力提升农民合作社能力,在项目区重点向规模经营地块倾斜,促进农业生产成本下降、效益增收。
与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依托独有的“村情民意恳谈”等有效举措,广泛听民意、聚民智,在建设和美乡村上积极建言献策,让乡村干部、广大农民参与项目规划、主动监督实施,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把牢“四个关口”,高质量建成田间基础设施。把高标农田建设质量作为“生命线”,把提高效益作为“保障线”。全面落实招标、施工、验收、质监等要求,在施工期全天候现场监督,量化各参建方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分解责任到人,提升管控质效。
严把田间路建设关。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兼顾生态原则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每年修建水泥和砂石路百余公里,解决了项目区大型机械通行难、作业难等问题,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项目区推进机械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严把农田灌溉关。把水资源评估、防洪评价、生态环评做在前头,合理确定机井位置和架电线路,确保出水量和辐射面,年打井超百眼、沟渠达百余公里,今春旱情严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把地力提升关。聚焦地力提升,在项目区优先开展土地平整,因地制宜处理“锅底坑”“起伏坡”,通过剥离表土、挖高填低、修沟建渠,增加了地力,一良厂等千亩良田打造了样板。同时,为适应大机械作用,减本增效,在太东、新兴等乡镇推行水田“大格田改造”项目,以15亩左右为一方,与改造前相比实现亩增收近200元。
严把农田防护和生态关。综合考虑区域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种植结构等特征,坚持整体思维,根据防护需求,逐年加大新建和修复岸坡、涵桥加固等治理力度,有效治理排水沟渠,确保通畅耐用。同时,因地制宜栽植林木,提高绿化覆盖率,防固风沙,保障农田生产安全。在把好建设关的同时,着力抓好科技支撑,还实施了“智慧农业”项目,建设了硬件设施,172套太阳能摄像机,2套箱式变压器及配套设备,智能监控软件平台等,对农情监测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做到合理使用、资金使用、结算审计“三个严格”,坚决管好用好专项资金。进一步落实“四项举措”,把项目管护落实落细。(市农业农村局 王玉华 栗成梁)
(杨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