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聚焦六大重点 示范创建“水美乡村”
近年来,临武县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为思路,聚焦村庄规划、规范建房、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六大工作重点,率先启动武水河汾市段“水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打造临武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典型样板。汾市镇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省级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示范镇”称号。
聚焦村庄规划先行,系统谋划乡村发展
武水河汾市段“水美乡村”示范带沿线7个村委全部列入重点编制村庄,科学把握各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特征,制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一是耕地优先、生态优先。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强化底线约束,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优先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二是规划引领、严格管控。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分类编制。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明确村庄的功能分类,聚焦重点,体现特色,防止“千村一面”。四是村民参与、凝聚共识。充分发动和引导村民参与规划编制,吸收村民意见、回应村民诉求,充分尊重当地传统生活习俗。
聚焦规范农村建房,坚决遏制乱建现象
通过规范农村村民建房,促进农村建房风貌管控大提质,深入实施“生态宜居”工程。一是一村一图,风貌管控。根据地方特色建筑文化和村民实际需求,大力推广2022年新编制的《临武县农村住宅设计图集方案》,做到一村一图,风貌管控一致。二是“空心村”治理,盘活用地。拆除违建、乱搭乱建、危房、杂房、影响畅通和规划的老旧房、空心房584处1.2万平方。在完成拆危拆旧的基础上,完成7个村“空心村”总体规划、统建方案的详细设计。三是优化流程,严格审批。严格实行“五到场”审批制度和“一户一宅”和“建新必拆旧”审批要求,严格把关,实行统一建档、集中申报、联合审核、跟踪协办、统一监管。四是严格执法,加大宣传。每周巡查,坚持“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倒查一起”,遏制违法违规建房增量。巡逻宣、广播喊、上门讲,加大政策宣传,提升农民建房规范审批意识,“围堵”向“疏导”转变。近年未发现一起违法违规建房行为。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村容村貌
开展以乡村风貌提质、“五清五改”为重点的乡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各村达到“四有八无”标准。一是实施“美丽屋场”,连片打造。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美丽屋场”建设为契机,投入814万在示范带批复实施7个“美丽屋场”,新建排污渠625米,停车场1520平,休闲广场2120平,路面提质6790平,墙体立面美化1万平。二是健全制度,定期评比。各村按人口2-3‰的比例配齐配优保洁员,建立健全村保洁员考核机制。制定卫生评比办法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以村组为单位每季度评选,全年评选“最清洁户”387户、“清洁户”466户、“卫生最差户”126户。三是垃圾收费,试点分类。将垃圾处理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在垃圾治理工作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按照3-5元/月·户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源头减量。四是绿化美化,整体提质。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开展街道、庭院绿化,新建生态“四小园”126个1万平米。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合理安装亮化设施。各村绿化面积达30%以上,亮化工程实现全覆盖。
聚焦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村一品”
立足各村特色资源优势,改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示范带动等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增值收益不断攀升。一是完善设施,保障发展。建设集中烤房群9个,烤房314间。先后实施13个农村人畜饮水提升改造工程,25个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实施3个河流和地灾治理工程,完成5万余米渠道建设,新修机耕道4万余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障。二是集中流转,规模种养。整合闲置耕地,村委集中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引进发展火龙果种植300亩,烤烟种植4300亩,蔬菜种植500亩。华晟农业有限公司已成功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产品审核。三是重点打造,农旅融合。龙归坪“六位支书一台戏”展馆、南岸村“一切工作到支部”展馆、南福村十八岿烈士陵园,形成党性教育红色旅游专线。玉美村紫薇天下主题公园、龙归坪古村、卧龙谷、东林寺、红豆庄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在武水河沿线星罗棋布。四是创新平台,电商助农。建立全民参股电商企业发展新模式,村(社区)入股成立汾市圩集有限公司,采取由专业运营公司出资,各支村两委出力的方式,搭建“汾市闹子”云赶集电商直播平台,村干部和村民自己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化升级,每村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聚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引领作用
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打造“金牌头雁”队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基层治理等有机结合。一是铸能赋魂,能力提升。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建设、农村党建等重点内容,开展村(社区)干部乡村振兴主题集中轮训8期。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摸排整改问题21个,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二是选优配强,队伍提质。多次组织村组干部现场观摩,既向本镇优秀村学习“本土”方法,又到周边县市区借鉴“外来”经验。涌现出大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开展《汾市镇村支书》系列典型报道,营造干事创业、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三是支部带动,兴业富民。玉美村党支部组织成立玉腾乡村旅游公司,将“紫薇天下”打造为县市乡村旅游点的一张名片;龙归坪村党支部将全村资源整合,招商引资打造农旅田园综合体。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以上。四是服务群众,连心到户。“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做到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深入开展“五个到户”和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3件。
聚焦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风文明善治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为载体,通过发挥村规民约作用,遏制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有效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一是百姓微宣讲,夯实学风。成立志愿服务宣讲队,围绕“永远跟党走”主题,通过“屋场夜话”“微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各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6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900余人。二是主题实践。涵养乡风。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等载体作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迎新年、送温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吸纳参与群众3000余人次。三是健全组织,倡导治风。建立健全“四会”组织,引导“四会治村”,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居)民理事会,每季度至少更新发布一次道德“红黑榜”,每月广泛开展乡村振兴、排查调处、文明劝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四是积极探索,树立新风。南岸村出台《汾市镇南岸村民小组长考核细则》,龙归坪村开设“村民爱心积分超市”,所有行政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开展了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