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县王庄镇古署村:群众文化活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八月酷暑,骄阳难耐,逃离城市夜晚的燥热与喧嚣,走进文公避暑城——翼城县王庄镇古署村,微风徐徐,分外凉爽,前来避暑的游人乘船徜徉在文公池中观赏音乐喷泉,阵阵鼓声和着点点灯光流淌在夜色里,共同编织着夜的美。
古署村在很早以前叫做避暑城,相传,2300多年前,春秋霸主晋文公在村北成头顶避暑,建有避暑城,称之为古避暑处,简称为古署,村名便由此而来。近年来,古署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围绕晋文公避暑文化旅游元素,因地制宜打造休闲乡村旅游,自2021年起,已举办三届文公避暑文化旅游节。
多彩活动点亮群众生活
本次古署村第三届文公避暑文化节于7月30日开始举办,活动安排了消夏晚会、非遗花灯舞展演、翼城琴剧、蒲剧演出、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小吃一条街,让外地游客能品尝到浆水面、油炸糕等翼城特色美食。消夏晚会表演节目精彩纷呈,有歌曲、舞蹈、二胡等等,满足老中青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广大游客能够沉浸式参与,和村民们一起打浑身板、跳广场舞、敲威风锣鼓,文化广场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非遗展演传递文化名片
花灯舞是古署村的传统民俗表演节目,2012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古署村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花灯舞起源于晋文公避暑时期,因晋文公避暑时为村里修路引水灌溉,村民便制作花灯,在避暑城唱歌推灯,感谢晋文公为民造福。几十年来,古署村坚持传承和发展花灯舞表演技艺,在花灯制作和舞蹈形式上进行发展创新,用“龙摆尾”“二龙戏水”“蛇蜕皮”“剪子股”等舞蹈动作的变化,让花灯舞表演受到更多群众的喜欢,真正体现了“非遗正年轻”。今年7月,古署花灯舞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遇,花灯舞不仅成为古署村的靓丽名片,同时也成为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旅游+非遗展演”的形式,让非遗吸引游客,让游客记住非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强劲动力。
夜间经济搭起增收桥梁
随着古署村避暑文化旅游节的火热开展,夜晚前来游玩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文化旅游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达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0%。通过出租固定摊位、售卖喷泉游船门票等方式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同比增长70%,同时,为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通过地摊销售、游船运营、环卫保洁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迎着习习微风,望着游人如织的璀璨景色,在文公池旁边向游人介绍古署村悠久历史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卫,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自信的笑容:“希望古署村的美食美景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明年我们再多设置几个打卡点,修整一下民宿,做一桌农家宴,欢迎大家带着朋友再来玩儿!”
下一步,翼城县王庄镇将继续以各类文化活动为抓手,依托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激发本土文化内生动力,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打造“河上公德山-史伯-古署”精品旅游路线,擦亮文旅名片。不断提升道路、民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发文创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带动更多人稳定就业和长期就业,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以文惠民,讲好翼城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刘鑫)